随着社会和医疗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衰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加。腹主动脉瘤作为一个心血管领域较常见的疾病,发病隐匿,一旦瘤体破裂,致死率非常高达80%。目前,尚无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药物。近日,本重点室主任刘德培院士课题组,针对于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在医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JEM)连续发表两篇高水平论文。
腹主动脉瘤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就是老龄,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高达8%,刘院士科研团队等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题为“Age-associated Sirtuin 1 Reduct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Links Vascular Senescence and Inflammation to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的论文已于2016年9月20日在线发表。该研究发现老龄的小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显著降低,其降低加速血管的衰老和炎症,进而促进了腹主动脉瘤发生和破裂,而增加SIRT1的表达能够有效地抑制腹主动脉瘤发生和破裂。该研究在其团队前期证明长寿基因SIRT1在血管衰老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重要保护作用基础上,进一步证明其活性降低直接参与衰老导致腹主动脉瘤增加,这一发现也为腹主动脉瘤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刘院士团队发表在JEM上题为“Calorie restriction protects against experiment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in mice”的论文证明,对小鼠进行饮食上的能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能够显著增加血管平滑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水平,增加血管稳态,显著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如图1)。文章将于2016年9月26日在线发表,发表编号JEM 10-17-2016 issue, vol. 213 no. 11,该发现也受邀在JEM杂志作为同期新闻报道。该研究为腹主动脉瘤以及衰老相关疾病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提示大众或许可以通过控制日常饮食来预防腹主动脉瘤的发生。
两篇论文均是在国家自然基金委-血管重大研究计划“能量限制保护血管稳态的表观遗传机制”(批准号91339201)等支持下完成的。
图1 (A,B) CR(能量限制)能够明显降低血管的最大直径;(C)CR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D)CR能够明显提高小鼠生存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